走近司马迁

以硬汉著称的海明威一生都在作品中探讨“勇气”的话题。他对生活的苦难有着这样精辟的理解:“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,但到后来,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。”

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与力量吧:八十年后,太平洋彼岸的我在读到这句话的那一刻就被它击中了,然后,几乎是不假思索的,我想到了那位两千年前被命运折磨得遍体鳞伤的史学家,司马迁。

因为几句无关痛痒的辩护而被投入死牢,却又绝处逢生,经受了阉割的酷刑侥幸存活下来,忍辱负重二十年写成一本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《史记》,司马迁可谓是海明威眼中“硬汉”的绝佳代名词。然而,正因被贴上了“硬汉”的标签,司马迁渐渐与坚强、不屈等寥寥几个形容词画上了等号,他的形象也在世人的歌颂中变得越来越单薄,甚至慢慢模糊了。大部分国人如雷贯耳的,是他为了未完成的巨著而慨然受刑的坚强与勇气,却少有人关注到了这个过程中他与自己的耻辱、自卑、胆怯等等情感深层次的斗争。

其实,一旦深入阅读了《太史公自序》和其他史实,我们就能轻松地在西汉的尘雾中探寻到司马迁更加清晰、更加立体、更加生动的影子。

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,小时候耕种畜牧,熟读诗书,成年后四处游历,“南游江、淮,上会稽,探禹穴,闚九疑,浮于沅、湘……”不过是因为父亲临终前一段语重心长的嘱托,才让他踏上了“悉论先人所次旧闻”的史官之路。

此时的司马迁,只是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人物。他安安稳稳、勤勤恳恳,以“绍明世,正易传,继春秋,本诗书礼乐”为己任,一笔一笔、踏踏实实地完成父亲和自己的理想。

可惜命运就是这样的无情。“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。”(《太史公自序》) “是以肠一日而九回,居则忽忽若有所亡,出则不知其所往。每念斯耻,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。”(《报任安书》)简短的几句话,字字泣血、句句带泪,其力透纸背而感人心脾。这是无数日夜翻来覆去、纠结肠断后,由痛苦和耻辱酿造出的文字,是司马迁心底深处的呼喊。透过这几句话,我看到的不是一个高昂着头,正气凌然地接受极刑的伟人,而是一个在奇耻大辱中绝望着、无助着的普通人。

真正使司马迁成为司马迁的,是他在绝望与无助之中升华出的坚强。海明威说:“世界击倒每一个人,之后,许多人在心碎处坚强起来。”而这些如司马迁般坚强起来了的人,就成为了后人仰望的千古奇迹。司马迁这样自我安慰:“盖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《兵法》修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《孤愤》;《诗》三百篇,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。此人皆意有所郁结,不得通其道,故述往事、思来者。”你看看,他们都在苦难中站起来了,那我也可以!

于是,他“网罗天下放失旧闻”,他“考其行事,综其终始”,他“为十表,本纪十二,书八章,世家三十,列传七十,凡百三十篇。”

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。”这是普通人司马迁经历了命运的嘲弄后,浴火重生而成的“硬汉”司马迁。

皎皎如日月,浩浩如江河。这是烈火炙烤后,挣脱了桎梏而无所畏惧的凤凰啊!

“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,一个人可以被毁灭,但不能给打败。”这句话,恐怕是对司马迁最贴切的评价了吧!

评论
热度(1)
©破晓
Powered by LOFTER